教学优势

1. 实用高频字领先

实用高频字领先”这是海外中文教学成功的保证,孩子认识1500个高频字,就可以读懂一般书报96%以上的内容。

常常听到孩子们问:“老师,一本书上有几万个字,中文书又有成千上万,那么,汉字该有多少万个呀!我们怎么学得了这么多的汉字呢?学记汉字又这么难,我们要到什么时候才算学会中文了呢?”

为了培养孩子们学习中文的信心和勇气,每次我都给孩子们设立一个明确而又具体的目标。并在教学中始终贯彻实用高频字领先的原则,让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掌握了多少汉字,明白自己距离自由阅读的目标还有多远。

虽然汉字总数约5万个,我们现代书上用的是六千三百多个。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只要学会最常用的三百个实用高频字,就可以开始进入初级阅读了;累积到五六百个实用高频字,就可以读懂一般儿童读物的一半以上了;认识一千来个实用高频字,一般书上的字能够认读百分之九十左右了。海外的孩子能扎实掌握一千五百个实用高频字,就能认出普通书报上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了,这就够他们用的了。

在海外的中文教学中字词的教学,永远得放在首位,字词不落实到位,读、写、学习中国文化只能是空谈。海外的孩子他们能投入的时间少,中文语言环境又弱。实用高频字领先这是我们识字教学成功的保证。

2. 循序渐进,强化阅读

海外孩子要在缺乏中文的大环境以及非常有限的时间里学会、学好中文,首先必须遵循高频字领先的教学原则,但由于汉字具有极强的构词能力,2000多个常用字可以构成大量的常用词汇。有人统计过,“天”这个字可以组成至少264个词(天边、天才、天地、天鹅、天气、天命、天堂、天然、天桥、天时、天真、天下…春天、白天、明天、改天、整天、晴天、阴天、后天……)。孩子认识“上、下”,也认识“七、八”,当读到“七上八下”时,就不解了。再如,“水”和“手”,“水手”;“打”和“手”,“打手”等等,这样的例子层出不穷。

儿童(其实成人也一样)语言发展的主要标志为词汇量掌握多少。为此,从“识字”到“阅读”,在阅读中识字,在大量阅读中积累词汇(包括成语等)、获取信息是必须的。就像本地孩子学英文离不开每日的英文“home reading” ,课后阅读在海外的中文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阅读本来的意义即在变换的内容中重复所学的生字,特别是过去所学的生字,以避免小熊掰棒子,学了新的,丢了旧的。大量的适合孩子程度的阅读不但避免了重复机械的读写,还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孩子们巩固原有的记忆,并能达到加深理解,扩大词汇,温故知新的作用。所以课后阅读需要有相当的数量,有足够的数量,才能最多地涵盖过去所学的生字。

也就是说在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量以后,阅读六字原则“多读、读多、多读”必须得展开。也就是说,在多读中增加词汇量;在增加词汇量的同时可以读比以前更多的东西;于是又有可能增加更多的词汇量、读更多的读物。阅读是直接获取知识的手段,这是为什么当初美国总统布什在就职的第二天就宣布“不让一个孩子落后”的教育方案。美国300多万名阅读辅导员和数千名阅读专家专门为小学生或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服务,在8岁前解决阅读问题。中国政府对国内学生的阅读量定在400万字/年,假如我们的孩子每年仅靠那十多篇文章,如何能学好中文这门举世公认难记难写的语言呢?

3. 中国文学和文化巡礼

通过中文来学习中国文化,对于海外华裔青少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低年级结合识字配合大量的神化、寓言、节日故事等阅读文章。到孩子认识了2000汉字后,我们为此专门编写了《中国地理》、《神游中国》、《中国历史》上下册,进行专题系统地介绍。同时配合《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和《射雕英雄传》等小说的阅读。

我们的后代未必要靠中文谋生,但是却要靠中华文化在这个多种族大熔炉里安身立命。中华文化,是我们海外华人在异国他乡面对其他种族其他文化时,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千千万万个海外华人家庭的凝聚力所在。

4. 系统写作,由易而难

设计各种创意题型,引导孩子一步步掌握各种写作方法。从低年级的课文模仿写作、看图作文、文章缩写,完成文章等到高年级的专题写作,循序渐进,由易而难。

5. 系统写作,由易而难

强调中文学习的实用性,突出广告报章杂志的阅读、评论。高年级的教学紧扣挑战考、AP考的考题形式,历年来我校的考生在AP考中都得到了5分的佳绩。

6. 专业精深、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

我们的老师都是国内师范毕业,拥有国内外几十年中文教学经验,有丰富的课堂教学和管理经验,关心学生,热爱教育,认真负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老师们的教学理念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